紫砂壺天鸡壶鉴赏|紫砂壺收藏
鸡壶”色泽匀润、造型奇异、工艺细腻、奇趣天成,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艺术内蕴,故堪称紫砂壺艺术精品。“天鸡”是神话中天上的鸡,居东南桃都山大桃树上,又传居东海岱舆山扶桑树上,率天下之鸡报晓。“天鸡”在古人心目中是呼唤日出、呼唤光明的形象,代表了追求正义的理想。
“天雞壺”又以蟠螭龍陪襯,獅子作伴,不正是昭示著維持正義需要有龍的威武和獅子的勇猛嗎?《陽羨名陶錄》的作者吳骞對“天雞壺”極爲賞識,稱其“制作精雅,真堪與三代古器並列”,並曾作佳句贊美道:“娲兮爍色,春也審。宛爾和風,弄是天雞,月明花開,左挈右提。浮生杯酒,函谷丸泥”。
梨皮泥天鸡壶 明万历 徐友泉 梨皮泥天鸡壶 高:14.5厘米 长:20厘米 张华兴收藏
此壶通体呈梨皮色,故称作梨皮泥,泥中呈现金黄色颗粒,色泽凝重,光滑润泽。壶流设计成天鸡形状,壶盖上的钮设计成狮子,壶把则设计为两条蟠螭龙,壶把的巧妙设计与壶体有着很好的隔热效果,为典型的明代紫砂壺特色。壶的底部落款为:『行云如流之中士衡』,“士衡”为徐友泉的名。
1、“天雞壺”的曆史與藝術
“鳴遠一技之能,間世突出,自百余年來,諸家傳奇日少,故其名尤噪。足迹所至,文人學士爭相延攬,常至海鹽館張氏之涉園,桐鄉則汪渴庭家,海甯則陳氏、曹氏、馬氏,多有其手作,而與楊中允晚研交尤厚。予嘗得鳴遠‘天雞壺’一,細砂作,紫棠包,上镘庾子山詩,爲曹廉讓先生手書,制作精雅,真可與三代古器並列。竊謂就使與大彬諸子周旋,恐未甘退就邾莒之列耳”。此段文字出自吳骞的《陽羨名陶錄》中,此段話鍾情的描述了陳鳴遠的紫砂技藝功底之深,爲紫砂界的大家。
2、淺談“天雞壺”的造型和藝術
陈鸣远,何许人也?陈鸣远是清朝时期的紫砂大师,被后人称作继供春、时大彬之后最高成就的紫砂大家。陈鸣远,名远,号鹤屯,亦壶隐、石霞山人、鹤峰,生活于康熙年间。陈呜远是一位极其富有创造性的陶艺家。他才气过人,紫砂制作技巧娴熟,大大超越前人。他所创作的紫砂壺造型装饰相比之前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光货造型加进了青铜器造型及自然界瓜果、竹木、树段等雕塑造型,在壶的表面加以浮雕装饰及书法装饰,壶盖内加盖印章。在紫砂泥原料的色彩、质地上也有了发展,应用于壶艺以外的玩偶、文房清玩等品种有朴雅高尚的品格。同时,陈鸣远富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作品富有文人雅趣。就是他制作出了流传百世的紫砂壺“天鸡壶”。
“天雞壺”是陳鳴遠制作的上上之作,經過世代相傳,現收藏于天津藝術博物館。靜觀此壺,整體呈紫棠色,紫中泛紅,色澤凝重,渾然天成,壺身光滑潤澤,圓形蓋、平頂,上下交相輝映,形成自身的風格。中心飾陰陽魚,周圍飾五朵凸起的樣雲,蓋周圍飾雲雷紋,彰顯了古代器皿的古典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