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名家作品欣赏:圓角方壺
明代嘉靖至萬曆年間的制壺名家時大彬藝術修養全面,光貨壺、花貨壺、筋紋壺都有名作傳世,件件都是經典之作。清代詩人陳維崧《贈高待讀澹人以宜壺二器並系以詩》中有“宜壺作者推龔春,同時高手時大彬,碧山銀槎濮謙竹,世間一藝俱通神”之句。詩人以“一藝通神”贊美龔春與時大彬絕非過譽,從賞析時大彬的“開光方壺”我們可以品味到時大彬高超的藝術造詣,不凡的設計匠心。
“開光方壺”不僅在壺的開光裝飾上別出心裁,壺的造型設計也極盡工巧。此壺的造型是方的,但線條卻是方中帶圓,壺體的四面不是平整的方形,由直線改成曲線,底足部稍斂,具有優雅而悅目的視覺效果。開光的長方形四角也由直角改成了圓角,不僅與壺的整體相協調,手的觸摸感也更加圓潤,壺鈕方中寓圓。與開光面上下呼應,提拿舒適;四方嘴曲線流暢;四方把借鑒了明式家具簡潔、文雅的造型,似乎信手拈來,卻與壺體結合得非常和諧;四方蓋與壺頸相合,准縫緊密,顯得穩重端莊。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楊永善教授講到:“凡是能夠使人感到美觀的,都有一條共同的基本原則,就是在整體變化之中存在著一種和諧的關系。從許多優秀的造型藝術、設計藝術、建築藝術和工藝美術作品中都可以明確地感受到”。時大彬的“開光方壺”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一種方圓變化十分和諧的美感。裝飾恰到好處而不露人工雕琢痕迹,這與設計上的匠心獨具是分不開的。
明代萬曆至崇祯年間陳信卿制作的“圓角方壺 ” 是件方壶用开光装饰的佳作。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把陈信卿列入“雅流”,对他的评价是:“陈信卿仿时(大彬)、李(仲芳)诸传器具,有优孟、叔敖处。”周高起在这里用了个典故作比喻,优孟、叔敖同为春秋时的楚国人,楚相孙叔敖死后,优孟着孙叔敖的衣冠谏楚王。周高起文中的意思是指陈信卿仿时大彬、李仲芳的作品,他们的作品之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把陳信卿的“圓角方壺 ”與時大彬的“開光方壺”相比較,其傳承關系是十分明顯的,它們的裝飾方式是完全一致的,也說明周高起的典故用得是得當的。“圓角方壺 ”與“開光方壺”相比,既有相似之處,又有區別:一是器型由長方改爲正方;二是由方形把改爲耳形把;三是壺鈕也由長方改爲正方,與壺體相協調;四是在蓋面上加了四個菱花裝飾;五是壺身圓線的弧度也稍有加大而顯得圓潤可親。
下面精选整理出历代紫砂壺名家制作的圓角方壺 ,請大家欣賞
1、明晚期 陈信卿 圓角方壺 高:10.5厘米 口径:5厘米 此壶现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
此壶造型四方圆角,材质紫泥调砂,胎体匀薄。壶身肩部较宽,向下渐敛,下承四折角足。壶身四周有素面开光,微呈弧形外拱,有秀润之姿。盖面浮雕四瓣柿蒂,盖钮作圆角方形,壶把及流亦稍成方形,与壶身相呼应。整体淳朴浑厚,是几何形紫砂壺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