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種類|安化黑茶品種大全
历史上,安化黑茶出現的品種多達數十種。目前仍在生産的花色品種包括茯磚、黑磚、青磚、花磚、花卷和天尖、貢尖和生尖等。
天尖、贡尖、生尖
天尖、贡尖、生尖,为安化黑茶的上品,采用谷雨時節鮮葉加工而成,主要供富有階層飲用,是西北地區的貴族飲品,清道光年間(1825年前後),天尖和貢尖即列爲貢品,供皇室飲用,“三尖”茶采用初制直接渥堆加工的黑毛茶生産,初制渥堆後的茶葉滋味更加醇厚,品質更加穩定,逐步演變爲主要産品形式。
“三尖”茶采用散裝篦簍包裝,是現存的最古老的茶葉包裝方式,是中國茶葉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産。“文革”期間,因忌諱天尖、貢尖、生尖名稱有封建痕迹,遂改稱爲湘尖1、2、3號,1983年後,恢複了天尖、貢尖和生尖叫法。
天尖、贡尖用的原料为一、二级黑毛茶原料,生尖主要以三級黑毛茶爲原料,傳統“三尖”茶均采用篾簍大包裝,50公斤、45公斤或40公斤一簍。“三尖”茶系簍裝黑茶,外形條索尚緊,色澤黑褐,內質滋味香氣純正,或帶獨特的松煙香,湯色橙黃,滋味醇厚。存放一定年限後,香味更好。
花卷(千两茶)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晋商“三和公”茶行在“百兩茶”的基礎上,創制了“花卷”茶。據傳花卷的加工最初是晉商“三和公”茶行指導安化縣邊江-姓劉的人家加工成功的,後來花卷的加工技術成了劉家的獨門絕技。
花卷成品每支净重合老称1000两(36-25公斤),故俗称为“千两茶”。花卷茶的加工是采用安化本地産優質黑毛茶作原料,將經汽蒸變軟後的黑毛茶灌入墊有蓼葉和棕片的長圓筒形的篾簍中,用棍、錘等築制工具,運用絞、壓、踩、滾、錘等技術,經多次反複錘壓和束緊,使茶支達到致密堅實的要求,最後形成高150厘米左右、直徑2喱米左右的呈樹犬的圓柱體,然後在自然條件下經“日曬夜露”月余,緩慢幹燥而成。花卷茶包裝原始獨特,外形碩大挺拔,很具視覺沖擊力。
花卷茶外形色澤黑潤油亮,湯色橙黃明亮,滋味醇厚,味中帶蓼葉。竹黃、糯米香味。存放越久,品味越佳。
花砖
花砖是砖茶中較晚出現的品種,花磚茶爲長方形,夫見格爲35x18x3.5厘米,每片磚淨重2公斤。花磚的原料爲三級黑毛茶,加工工藝與黑磚類同。花磚要求磚面色澤黑褐,內質香氣純正,湯色橙黃,滋味濃厚微澀。陳放較長年份的花磚,湯色更加豔麗,香味品質更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