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六堡茶品質的鑒別/彭慶中
審評方法可適當借鑒
一直以来,六堡茶按在生産和消費區域中人們流傳的特色有“紅濃陳醇”四大特點。這四大特點道出了六堡茶的“色紅”、“香陳”、“味濃醇”的個性特質,並廣爲消費者接受。
六堡茶作爲黑茶,品質的審評往往也是從色、香、味、形四個方面進行鑒別。
从前的审评,对外形要求也比较高,但对于消费者而言,毕竟茶是作爲一種泡飲的飲料,即使其外形嫩度、條索、粗老度等往往也關系到原料及成品品質,消費者更關心的還是茶湯口感。當然,傳統審評的對外形的要求往往也是考慮到市場銷售的因素,外形漂亮的更好賣。這個也是傳統審評角度與現代消費關注角度的差異,或者說是關注程度的差別。
六堡茶成品的嫩度、條索、淨度、色澤,以及條索的松緊、圓扁、彎直、皺平;色澤顔色枯潤、純雜等等因素,往往跟最終的品飲口味沒有很大的必然關系,這點我們在品嘗到很多粗老但茶味很好的老茶中,應該有所了解。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對于六堡茶的品質鑒別關鍵還在于口感、飲用習慣、價錢適合自己。
在黑茶審評方法中的其他內質指標,是可以用來品鑒六堡茶的,如湯色以橙黃明亮好,清淡混濁差。當然,六堡茶的湯色更多是通透紅亮、橙紅棕紅爲多。而“滋味以微澀後甜爲好,粗淡苦澀爲差”是恰當的,而“濃、醇”也應是六堡茶的一個品質因素。葉底的審評,主要看嫩度和色澤,以青褐帶青色,葉底一致,葉張開展,無烏暗條爲好,紅綠色和紅葉花邊爲差,而且可以分辨一下有否拼配,甚至是後期將兩種茶混雜的情況。這些都是可以作爲消費者試茶時分辨鑒別。
黑茶品鑒中,由于茶氣和茶韻等因子沒有規範性和可操作性,沒有作爲指標,但往往有一定品茶經驗的茶友都可以感受得到,這兩個方面作爲六堡茶的品質品鑒,也是非常重要的,初學者可以在六堡茶品鑒中慢慢感悟。另外,審評中提到的,有爛、馊、酸、黴、焦和其他異味爲劣,這個是肯定的,茶易串味,存放環境格外講究。
歸入黑茶審評有失嚴謹
传统的审评是将六堡茶歸入黑茶審評中,沒有單列出來,也沒有太多針對六堡茶特點的審評因子。如在黑茶的審評中,對香是要求不高的。只有從外形審評時“兼顧”聞一下“幹香”和茶湯的陳香、松煙香和菌花香(大多是指茯磚等)。
在“黑茶審評”的“審評方法”中,對黑茶的香氣的理解是“因黑茶經過渥堆發酵堆積沒有綠茶清香;又因原料較粗老,工藝特殊,沒有紅茶、青茶的甜香花香”,因此,對“香”要求不多。可見將曆來以槟榔香而著稱六堡茶混雜其他不推崇香的黑茶來審評,沒有作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