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黃芽|黃茶种类
霍山黃芽 産于安徽省霍山縣大化坪鎮、太陽鄉金竹坪、太平鄉王家店村、爲中國名茶之一。該茶外形條直微展,勻齊成朵、形似雀舌、嫩綠披毫,香氣清香持久,滋味鮮醇濃厚回甘,湯色黃綠清澈明亮,葉底嫩黃明亮。
霍山黃芽 的香氣成分共有46種之多,同時還富含氨基酸、茶多酚、咖啡因等生化成分,具有降脂減肥、護齒明目、改善腸胃、增強免疫力等功效。
2006年4月,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霍山黃芽 實施地理標志産品保護。
品質特征
霍山黃芽 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直微展、勻齊成朵、形似雀舌、嫩綠披毫,香氣清香持久,滋味鮮醇濃厚回甘,湯色黃綠清澈明亮,葉底嫩黃明亮。
加工工序
霍山黃芽 原料要适时分批按标准进行采摘,采摘手法采用折采,总体要求幼嫩匀净。幼嫩即偏嫩采摘。匀净即匀齐一致,不带其他杂质,使外形整齐美观,达到形状、大小、色泽一致。采摘时严格进行拣剔,并做到“四不采”,即无芽不采,虫芽不采、霜冻芽不采、紫芽不采。采回经拣剔后薄摊在团簸内,厚约3-5公分,晴天露水叶摊放2-3小时,阴雨天摊放4-5小时,散发青草气和表面水份,待芽叶发出清香,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即可付制,一般上午采,下午制,鲜叶不过夜。 制作工艺包括殺青(生锅、熟锅)、毛火、摊放、足火、揀剔複火等五道工序。
殺青
分生鍋、熟鍋。生鍋要求高溫、快炒,鍋溫掌握120—130度左右,以鮮葉下鍋後有炒芝麻聲爲度,葉片無炸邊爆點。手炒每鍋投葉量50—100克,鮮葉下鍋後用雙手或單手抹抖,抹得淨,抖得開,充分散發水分,至葉軟色暗時轉入熟鍋。做形手勢是抓甩、抖翻結合,葉下鍋後先炒,使葉受熱均勻後四指並攏,拇指張開,抓住茶葉向鍋內側然後甩開直至當手感稍燙手時即改用抓抖散發水分,如此反複抓、甩、抖相結合,直至芽葉收攏呈雀舌形時出鍋。。
毛火
温度110-120℃,投叶量3—4锅殺青叶,采取高温、翻勤、快烘,2人名左右翻烘一次,约烘5分钟至茶銷有刺手感,香氣溢出約七成幹時下烘。
焖黃
毛火下烘时趁热摊放在团簸内,焖黃24-48小时至叶软微黄后上烘。
足火
烘頂溫度90℃,投葉量爲0.5-0.75公斤,每3-4分鍾翻烘一次,翻烘動作要輕慢,曆時15分鍾,手握有刺手感,茶葉撚之即斷碎,九成幹時下烘攤涼即成黃芽毛茶。
揀剔複火
複火前揀去飄葉、黃片、紅梗等雜質。拼配花色,使色澤一致。複火溫度90℃左右,每烘籠投葉量1.5—2公斤,每4-5分鍾翻一次,並隨著茶葉幹燥程度的提高逐次縮減,翻烘要輕、快、勤,時間15-20分鍾,烘至茶葉手撚成末,茶香濃郁,白毫顯露,下烘,趁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