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鐵觀音的由来 安溪鐵觀音的故事
福建安溪縣出産的一種烏龍茶。安溪鐵觀音产地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产区海拔800-1500米,群山环抱,峰峦绵延,森林覆盖率达70%。安溪生态环境很好,终年云雾弥漫,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西北有闽中大山为屏障,阻挡冬季干燥寒风侵袭,东南临台湾海。
下面就来谈谈其中的几段关于鐵觀音名茶的由来,鐵觀音有什么故事呢。鐵觀音包括着古代茶人對觀音菩薩的一種虔誠敬重之情。
安溪茶農魏飲信奉佛教,據說清朝乾隆年間。每天清晨都要以一杯清茶敬奉觀音菩薩。一天,夢見石縫中長出一株茶樹,枝繁葉茂,散發出一股蘭花的芳香。第二天上山砍柴,果然遇見那株夢中所見茶樹。茶農就將這株茶樹移栽在自家茶園,精心培育。制成的茶葉,美如觀音重似鐵,色香味俱佳。茶农以为是观音菩萨所赐予,便命名为“鐵觀音”
又說是乾隆皇帝所賜。說安溪茶农王士谅,鐵觀音之名。制茶手藝精湛,被選作清代閩茶贡品。乾隆皇帝品尝后,赐名为“南岩鐵觀音”。
安溪西坪鎮的林燕愈就北上武夷山,早在清嘉慶年間。天心永樂禅寺周圍開辟了十八座茶山種植烏龍茶。光绪十九年,安溪大坪乡萍州村的张乃妙将鐵觀音茶苗带到台湾,种在木栅樟湖,为台湾木栅鐵觀音之起源。诗人林荆南对此赋诗:茶尊木栅鐵觀音,枞本安溪史迹寻。
汕頭人喝茶。汕頭安平路有一條僻靜小巷叫乾太厝內,廣東潮汕地區一句諺語:福建人種茶。巷子兩旁是西式洋房,那兒有美麗的窗花和石獸浮雕。另有一條街叫福安街,取“福建安溪”之意,與乾太厝內的創建者和命名者都是安溪虎邱人林朝陽。林朝陽,第一個來汕頭做茶葉生意的安溪人。開辦的茶莊叫“林乾太”不只拿安溪茶赚了汕头人的钱,而且使汕頭人喝安溪茶的越發講究,以小杯小壺泡出香濃四溢的功夫茶聞名海內外。
林向陽後來當了官,曾任潮州府水利、糧捕、海關稅務官,人稱“潮州林三府”清鹹豐皇帝所賜“績著韓江”匾,同治皇帝賜“克襄王事”匾,至今仍保存在林朝陽的故鄉安溪羅岩村。
安溪鐵觀音的由来
安溪鐵觀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