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針采摘技術與制作工藝|白茶加工工藝
银针按品种有分太姥银针和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極品。原料均爲大白茶的芽頭,因其成茶芽頭肥壯、身披白毫,挺直如針、色白如銀而得名。
一、银针的品质特征
外形肥壮,满披白毫,色泽银亮,内质香气清鲜毫味浓,滋味鲜爽微甜,汤色浅杏黄色明亮。银针品质依产区不同有所差异,福鼎白茶銀針爲銀白色,滋味清鮮。政和銀針爲銀灰色,毫顯芽壯,滋味鮮爽濃厚。采摘季節不同,品質亦有差異,如福鼎地區在清明前采制的銀針,外形芽頭肥壯,身骨重實,茸毛疏松,色白如銀;清明後采制的外形芽頭扁癟,身骨輕虛,茸毛伏貼色帶灰白。
二、银针适制品种
造制银针的白茶茶樹品種目前限于芽頭肥壯、白毫顯露的品種,如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毫、福安大白茶、福雲六號及政和大白茶等。其主産地有福建福鼎和政和兩地,其中福鼎生産的白毫銀針以福鼎大白毫爲主,政和生産銀針以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爲主。
三、银针采摘技术
【福建白茶十不采諺語】:雨天不采,露水未幹不采,細瘦芽不采,紫色芽頭不采,風傷芽不采,人爲損傷芽不采,蟲傷芽不采,開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態芽不采
白茶的采摘時間與品質、産量有很大的關系,也因茶種、制茶種類而不同。以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白毫老茶樹的春茶頭一兩輪品質最佳,以頂芽肥壯、毫心大爲最優,到三、四輪後茶樹抽上來的多爲側芽,芽小而細,所制“銀針”就不理想了。
春茶(清明至小滿),四月前後至五月上旬,産量約占全年總産量50%-60%,春茶中高級白茶所占的比重大。春茶品質爲最佳,葉質柔軟,芽心肥壯,茸毛潔白,湯水濃厚、爽口。
夏茶(芒種至小暑),六月至七月,産量約占15%甚至更少,福鼎企業目前爲了抓品質,基本不做夏茶,對老白茶樹進行台刈,夏季由于氣溫高,抽芽快,很難制出好“銀針”來,夏茶芽心瘦小,葉質帶硬,茶身輕飄,湯水淡薄或稍帶青澀。
秋茶(大夏至處暑)采自七月後,秋茶品質則介于春、夏茶之間,如今福鼎茶區的企業和茶農爲了制好品質的“白毫銀針、白牡丹茶、新工藝白茶”,往往將已有10多年樹齡的老茶樹在頭春采摘後,馬上進行台刈,剛好在秋茶又可以采到上等的“針茶”,這種秋茶,制造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新工藝白茶”其品質並不亞于春茶。
天气要求:晴天,尤以北风天、太阳大、气温高、湿度低最佳,茶青易幹燥,可制出芽白梗綠的上等銀針,南風天較次,因太陽雖大,氣溫雖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