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黃芽的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
曆史名茶
霍山茶葉從唐代開始得到發展,明清時期已具規模,並逐步形成名茶产地,成为历代王朝的 贡品,受到古今伟人、名人的青睐。据民国《霍山县志》记载:民国四年,武汉茶庄来霍山 收购“抱儿钟秀”黄芽,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展获金牌奖。建国后人民政府更致力于恢复 和发展茶葉生産,現在茶園面積已達10萬畝,爲安徽省主要産茶县之一。从七十年代起,先 后恢复了黄芽、菊花茶、小岘春等曆史名茶;新開發了翠芽、雨花茶、銀針等高檔茶。出口 炒青、霍山翠青、霍山黃芽获得了省优、部优名茶稱號。
曹雪芹筆下的霍山茶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對賈府喝茶進行了描述,文中寫道:“賈府中常喝養生茶,六安茶是 贾宝玉最爱喝的养生茶”。明代文霍亨《長物志》曾注:“此茶産于六安州霍山縣宜人藥品 茶之本性實佳”。
張星煥
这位清朝文学家、旅行家在《皖游记闻》中曰:“霍山仙人冲以左元放故里得名,如今左姓 最多,皆为元放之后裔也。其地产石灰……亦产茶,賈人美其名曰‘仙人茶’”。
鄭板橋
鄭板橋作联赞誉菊花茶
扬州八怪之一,清诗人、画家鄭板橋,生平嗜霍山菊山茶。鄭板橋曾作联云:“白菜青盐芡 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可見菊花茶是他的生活必需品。安徽茶葉專家陳椽教授考證此茶 主要産于霍山諸佛庵、品質極佳。近年當地恢複了這一名茶,頗受顧客青睐,1990年一李姓台商一次就訂購1000公斤。
沈括在《夢溪筆談》一書中記載,霍山在宋代時,年出售茶叶已超过五十万斤,占 当时全国出售茶叶总量的百分之五这位北宋政治家、科学家在该书记载:“国朝六 榷货务:十三山场都贡茶。岁一千五十三万三千七百四十七斤半,租额钱二百二十五万四千 四十七贯四十……。霍山山场卖茶五十三万二千三百九斤,卖钱三万五千五百五十五贯四百 八十九。
歐陽修
歐陽修称:自唐代开始霍山黃芽就上贡朝廷
他在《新唐書》中記載:“壽州、壽春郡士貢絲、布匹、茶、生石斛”。从这位北宋大文学 家 记述中,可以看出霍山茶葉,唐時即爲貢品。因當時霍山屬壽春郡,茶、石斛均爲霍山出産。(霍山古時曾屬壽春)
高一涵
高一涵身回故園贊新茶高,六安人,爱国主义教育家。1956年6月到佛子 岭水库参观,时值茶市旺季,沿途欣赏新茗,触动情怀,赋诗表达回乡之情。诗曰:“云雾 山中旭日红,饱赏新茗腋生风,茶歌聲裏聞鄉語,真個身回故園中”。
孔德
孔德成爲李傳轼《中國茶詩》題名李傳轼生長在茶葉之鄉霍山,長期從事 茶葉工作,編輯《中國茶诗》一书在台湾出版。孔子后裔,台湾国民党考试院院长孔德成先 生为该书题名。台湾汉学家苏莹女士为该书作序,极力向海内外推荐,同时宣传了霍山名茶——黃芽。
陳椽
陳椽指导霍山名茶開發世界農業科技名人,中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