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手挑选紫砂壺的原则
市场上的紫砂壺林林总总一大堆,令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告诉一个门外汉在挑选紫砂壺 時的一些簡單方法,供大家參考吧。
1、顔色特別鮮亮、鮮豔的壺不看!(基本化料的,自然界色彩斑斓鮮豔的色是警示色)
2、拿在手里没有分量感的不看!真正紫砂壺体重。(假料,当然一些薄胎壶除外。
3、绿色的、颜色怪异的壶不看! (绿色、铜绿、非常红的都是加化工料)
4、壺表面水色好的要小心!如果是未泡養過的壺,看上去水色就很好的,這種壺盡量不要!
一种情况是泥细,浆泥。壶表面浆厚,看壶的颗粒都被表面一层浆裹着,或者更本就看不出颗粒,这样的“泥壶”不要,因为透气性大大折扣,失去紫砂的味道了,紫砂壺应注重“砂”感。
二種情況是泥料裏含有化料,煉泥的時候加入了“芒粉”“玻璃水”,做成的壺水色好看,壺顔色均勻。
5、看壺的原礦顆粒要清晰。有些加化料的壺,化料將顆粒包裹著的,顆粒看著不清析(需要用20-30倍放大鏡看)。
6、原礦壺是有雜質的,而且雜質還不少呢,這些雜質不光是鐵質。這些雜質通常表現爲黑色顆粒,在壺表分布不均勻,所以很多真正原礦壺出窯時是比較難看的,看上去過分幹淨和均勻的壺需要小心。
7、紫砂壺就要有颗粒感,原矿壶颗粒是比较清晰、干净的。原矿颗粒看上去分布是不均匀的,比较自然,和调砂不同的。调砂颗粒一般是“浮”在壶表面的,或者这些砂内外渗透,但颗粒特点是分布比较均匀,有人为操纵的感觉。原矿颗粒在泥料里比较“和谐”,调砂颗粒就显得比较“生硬”一些。
8、敲击壶听声音,紫砂壺的声音应该是比较“闷”的那种陶罐声,如果敲击听到的是“叮叮”的瓷器声,这样的壶不碰。听声是为了辨别一下壶的烧制温度,“叮叮”的声音是壶瓷化的声音,一般是浆壶或者是假壶(化料)。
9、透气性不能做为检验原矿紫砂壺的充分条件,一些化料壶也是有透气性的。
新手入門不要聽別人忽悠啥這個泥、那個泥的,更不要聽這個名人、那個名人的,90%以上要上當的!玩紫砂就從基礎泥開始玩,等有了感覺和經驗後再進級。
這裏顔色指燒成的顔色。這裏的“紫”不是我們現在常說的紫色,而是古時所說的褐色。
紫砂注重的是砂感,就是顆粒感。如果見一壺細潔光滑,無顆粒感,扔了它吧!即使是真紫砂料做的壺,也已經失去紫砂顆粒結構的味道了,泥壺一只而已!真正紫砂體重,顆粒幹淨,顆粒感豐富。
真正的紫砂壺烧出来是干干涩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