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包種茶|台灣名茶
文山包種茶,爲輕度半發酵烏龍茶。又叫“清茶”,是台灣烏龍茶種發酵程度最輕的清香型綠色烏龍茶。产于台湾省北部的台北市和桃园等县,其中以台北文山地区所产制的品质最优,香气最佳,所以习惯上称之为“文山包種茶”。文山包種茶文山包種茶屬輕發酵茶類,外觀呈條索狀,色澤墨綠,水色蜜綠鮮豔帶黃金,香氣清香幽雅似花香,滋味甘醇滑潤帶活性。外觀似條索狀,色澤翠綠,水色蜜綠鮮豔帶黃金,香氣清香幽雅似花香,滋味甘醇滑潤帶活性。和凍頂烏龍茶一樣,都是台灣的特産,享有“北文山、南凍頂”之美譽。
品質特征
包種茶外观似条索状,色泽翠绿,水色蜜绿鲜艳带黄金,香气清香幽雅似花香,滋味甘醇滑润带活性。制成的文山包種茶外形條索緊結,自然卷曲,茶色墨綠優油光,香氣清新持久,優天然幽雅的芬芳氣味,沖泡後茶湯色澤金黃,清澈明亮。品飲時,滋味甘醇鮮爽,入口生津,齒頰留掀久久不散。具有“香、濃、醇、韻、美”五大特色,素有“露凝掀”、“霧凝香”的美稱,被譽爲茶中珍品。
典型的文山包種茶特征是:第一香氣一定要清揚,帶有明顯的花香;第二滋味要活潑甘醇;第三茶湯要呈亮麗的綠黃色。
加工工序
文山包種茶的采制工藝:雨天不采,帶露不采,晴天要在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三時間采摘。春秋兩季要求采二葉一心的茶菁,采時需用雙手彈力平斷茶葉,斷口成圓形,不可用力擠壓斷口,如擠壓出汁隨即發酵,茶梗變紅影響茶質。每裝滿一簍就要立即送廠加工。
制作工藝分初精兩步。初制包括:日光萎凋、室內萎凋、攪拌、殺青、揉撚、解塊、烘幹等工序,以翻動做青爲關鍵。每隔一至二小時翻動一次,一般須翻動四五遍,以達到發香的目的。
精制以烘焙爲主要工序,初制茶放進烘焙機後,在七十度恒溫下不斷衄勸發香,使葉性較溫和。
價值功效
文山包種含有丰富的营养保健成分,可强心、利尿、消除疲劳,有解除尼古丁及酒精中毒的功能,更有消除血脂肪、防止血管硬化的妙效。
選購方法
选购文山包種茶時,形狀以稍組長、條索緊結、葉尖自然彎曲、茶身呈油光墨綠色帶青蛙皮的灰白點色澤爲上選品。凍頂烏龍茶形狀以條索卷曲爲佛手狀(半球型)爲佳。雖呈墨綠色但無青蛙皮般的灰白點且形狀松碎者次之。
1、茶香
文山包種茶在沖泡後,以幽雅清香、入囗後芳香撲鼻,有鮮花般新鮮感者爲上選品。茶香不新鮮,香味不持久者次之。凍頂幹茶具強力芳香者爲佳。
2、茶湯
上选的包種茶冲泡后的湯色,以金黄碧绿,色泽鲜亮不混浊者为佳。湯色呈浅黄,暗黄无光泽者次之。
更多相關:文山包種茶 台灣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