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名茶:桐柏太白銀毫
【簡介】
太白銀毫産于河南省桐柏縣崇山峻嶺中;其特點爲條索雄壯,緊實,銀毫滿披,色澤翠潤,香氣嫩香,湯色綠而清澈,滋味醇爽,葉底肥軟綠亮。
“太白銀毫”茶産于豫南邊沿,桐柏山主峰“太白頂”一帶,是河南省桐柏茶種場實施“南茶北移”,采用無性繁育的良種茶樹“福鼎大毫”和“福鼎大白”創制的榮獲農業部優質産品獎的省級獲獎名茶。
【品質特征】
條索雄壯、緊實,銀毫滿披,色澤翠潤,香氣嫩香,湯色綠而清澈,滋味醇爽,葉底肥軟綠亮。
太白銀毫茶有色綠、香高、味爽之絕稱,用透明的杯子沖泡,展開的芽頭像朵朵的花兒,從杯底浮向水面、活像整齊的生長在茶蓬上一樣,細細品味,另有情趣。
【采制工藝】
采摘精细,工艺严谨。工艺流程是 采叶、摊放——杀青——揉捻——搓条显毫——烘干。
采叶、摊放:必须选用同一良种茶樹的芽葉(福鼎大毫或福鼎大白)、要求一芽一葉初展,葉芽長度4厘米、而且葉芽肥瘦一致,鮮葉色澤一致。以清明前後采制的茶品質最佳。鮮葉采回經過3小時攤放後進行加工,攤放時間最遲不能超過12小時。
杀青:杀青是形成绿茶品質特點的關鍵。鮮葉經過殺青,破壞酶的結構,酶促作用被抑制,從而保持綠茶、绿色、绿汤的品质特点。杀青锅温度为150—160℃,投叶量为0.4—0.5公斤。杀青坚持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的原则,使杀青叶温度在1—2分钟达到70℃,从而让酶的活性迅速钝化。太白銀毫茶所用原料芽葉肥嫩,含水量較高,應在殺青中采用多抖、不悶的炒制方法,殺青除去鮮葉的青氣、使殺青葉發揮茶葉中低沸點的芳香物質。悶殺出的茶叶黄绿,香气低闷,则是太白銀毫杀青工序所禁忌的。闷黄的叶子不可能恢复绿色,这样的杀青叶要想制出香气清高、滋味醇爽、清汤绿叶的优质名茶是絕對不可能的。殺青中,鮮葉要抖揚開,挑抖均勻,要看茶做茶,靠熟練的雙手和敏捷的嗅覺密切配合操作完成這道工序。
揉捻、搓条显毫:杀青后,稍作揉捻,将茶叶卷紧,初步成条,然后改作搓条显毫。太白銀毫的制作功夫就在这道工序。揉捻锅温110—120℃、揉时要揉抖结合,用力要轻。揉抖2—3次后作搓条显毫,锅温80—90℃,用双手抱拳将锅中茶葉抓入手中,再雙手前後推拉錯開達到搓條顯毫之功,並用手碗彈力將茶葉甩入鍋中,此舉反複進行,直到成條、色綠、銀毫滿披即止。
烘干:烘干的目的是使茶葉進一步散發水分和增加茶葉的香氣。烘幹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初烘(以烘頭)溫度70—80℃,每烘攤葉量爲揉搓葉的5—6鍋。時間約30分鍾,每隔6—8分鍾翻一次。攤晾: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