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銀針的沖泡方法|黃茶泡法
君山銀針是一種較爲特殊的黃茶,它有幽香、有醇味,具有茶的所有特性,但它更注重觀賞性,因此沖泡技術和程序十分關鍵。
沖泡君山銀針用的水以清澈的山泉爲佳,茶具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並用玻璃片作蓋。杯子高度10-15厘米,杯口直徑4-6厘米,每杯用茶量爲3克,其具體的沖泡程序如下:
用開水預熱茶杯,清潔茶具,並擦幹杯,以避免茶芽吸水而不宜豎立。用茶匙輕輕從共罐中取出君山銀針約3克,放入茶杯待泡。用水壺將70度左右的開水,先快後慢沖入盛茶的杯子,至1/2處,使茶芽濕透。
稍後,再沖至七八分滿爲止。約5分鍾後,去掉玻璃蓋片。
君山銀針經沖泡後,可看見茶芽漸次直立,上下沈浮,並且在芽尖上有晶瑩的氣泡。君山銀針是一種以賞景爲主的特種茶,講究在欣賞中飲茶,在飲茶中欣賞。剛沖泡的君山銀針是橫臥水面的,加上玻璃片蓋後,茶芽吸水下沈,芽尖産生氣泡,猶如雀舌含珠,似春筍出土。
接著,沈入杯底的直立茶芽在氣泡的浮力作用下,再次浮升,如此上下沈浮,真是妙不可言。當啓開玻璃蓋片時,會有一縷白霧從杯中冉冉升起,然後緩緩消失。賞茶之後,可端杯聞香,聞香之後就可以品飲了。
沖泡初始,芽尖朝上、蒂頭下垂而懸浮于水面,隨後緩緩降落,豎立于杯底,忽升忽降,蔚爲壯觀,有“三起三落”之稱。最後豎沈于杯底,如刀槍林立,似群筍破土,堆綠疊翠,令人心儀。
其原因極簡單,不過是“輕者浮,重者沈”。“三起三落”,因茶芽吸水膨脹和重量增加不同步,芽頭比重瞬間變化而引起。最外一層芽肉吸水,比重增大即下沈,隨後芽頭體積膨脹,比重變小則上升,繼續吸水又下降,如此往複,升而複沈,沈而複升。此類現象,其它芽頭肥壯的茶也有出現,但不及君山銀針頻繁。
君山銀針(黃茶)是一種較爲特殊的茶,它作爲茶,有幽香,有醇味,具有茶的所有特性。但從品茗的角度而言,這是一種重在觀賞的特種茶,因此,特別強調茶的沖泡技術和程序。
沖泡君山銀針,用水以清澈的山泉爲佳,茶具宜用透明的玻璃杯,杯子高度10~15厘米,杯口直徑4~6厘米。每杯用茶量爲3克,太多太少都不利于欣賞茶的姿形景觀。
沖泡程序如下:
(1)賞茶
用茶匙攝取少量君山銀針,置于潔淨賞茶盤中,供賓客觀賞。
(2)潔具
用開水預熱茶杯,清潔茶具,並擦幹杯中水珠,以避免茶芽吸水而降低茶芽的豎立率。
(3)置茶
用茶匙輕輕地從茶葉罐中取出君山銀針約3克,放入茶杯待泡。
(4)高沖
更多相關:君山銀針的沖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