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茶葉“嫩度”來鑒別茶的好壞|茶葉審評
茶葉的好壞可以通過觀看茶葉的外觀、湯色、葉底等等方式鑒別,也可以從“嫩度”來鑒別。茶葉的嫩度主要看芽頭多少、葉質老嫩和條索的光潤度。此外,還要看峰苗(用嫩葉制成的細而有尖峰的條索)的比例。一般紅茶以芽頭多、有峰苗、葉質細嫩爲好;綠茶的炒青以峰苗多、葉質細嫩、重實爲好;烘青則以芽毫多、葉質細嫩爲好。
嫩度是決定品質的基本因素,所謂“幹看外形,濕看葉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葉,容易符合該茶類的外形要求(如龍井之“光、扁、平、直”)。此外,還可以從茶葉有無鋒苗去鑒別。鋒苗好,白毫顯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如果原料嫩度差,做工再好,茶條也無鋒苗和白毫。但是不能僅從茸毛多少來判別嫩度,因各種茶的具體要求不一樣,如極好的獅峰龍井是體表無茸毛的。再者,茸毛容易假冒,人工做上去的很多。芽葉嫩度以多茸毛做判斷依據,只適合于毛峰、毛尖、銀針等“茸毛類”茶。
這裏需要提到的是,最嫩的鮮葉,也得一芽一葉初展,片面采摘芽心的做法是不恰當的。因爲芽心是生長不完善的部分,內含成份不全面,特別是葉綠素含量很低。所以不應單純爲了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制茶。
鑒別茶葉的優劣,可從茶葉的形狀、色澤、香氣、滋味、湯色等方面來判別。
外形:主要從茶葉的條索、嫩度、色澤、淨度幾方面鑒別。
條索:條形茶的外形叫條索。經緊細、圓直、勻齊、重實爲好;
嫩度:茶葉的嫩度主要看芽頭多少、葉質老嫩和條索的光潤度。此外,還要看峰苗(用嫩葉制成的細而有尖峰的條索)的比例。一般紅茶以芽頭多、有峰苗、葉質細嫩爲好;綠茶的炒青以峰苗多、葉質細嫩、重實爲好;烘青則以芽毫多、葉質細嫩爲好。
色澤:看茶葉的顔色和光澤。紅茶的色澤有烏潤、褐潤和灰枯的不同;綠茶的色澤有嫩綠或翠綠、洋綠、青綠、青黃,以及光潤和幹枯的不同。紅茶以烏潤爲好,綠茶以嫩綠、光潤爲好。
淨度:主要看茶葉中是否含梗、末或者其它非茶類的雜質,以無梗、末和雜質的爲好。此外,還可以嗅嗅茶葉的香氣是否正常,有無煙、焦、黴、馊、酸味或其它不正常的氣味。
內質審評包括評定香氣、滋味、湯色和葉底。
取一小撮茶葉放入茶杯中,用開水沖泡,並蓋上杯蓋。5分鍾後,打開杯蓋,先嗅杯中香氣,再看湯色、品嘗滋味;最後看茶葉的嫩度、色澤和勻度。
香氣:用嗅覺來審評香氣是否純正和持久。可反複多嗅幾次,以辨別香氣的高低,強弱和持久度,以及是否有煙、焦、黴味或其它異味。
湯色:茶葉內含物被開水沖泡出的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