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毛尖茶藝表演
宜用90℃沸水沖泡。泡茶時,水入茶碗,芽葉舒卷,黃湯四溢,正是水潤北港瑞草黃。
第 七 道:敬茶——邕湖含膏惟上貢。茶湯泡好後,將茶一一敬奉給客人,各位將一覽名茶風雅,一飽皇家口福。有唐代詩僧齊已《謝人惠邕湖茶》一詩爲證:邕湖惟上貢,何以惠尋常。還是詩心苦,堪消蠟面香。碾聲通一室,烹色帶殘陽。若有新春者,西來信勿忘。
第 八 道:闻香——亦有灵源一派香。北港毛尖产地,茶園地勢平坦,水陸交錯,土質肥沃,酸度適宜,正是宜茶之地。其茶香氣清高,有宋代大儒朱熹《詠茶》 一诗为感:小小茶樹數千章,走寄萌芽初得嘗。雖無山頂煙崗潤,亦有靈源一派香。
第 九 道:品茶——滌煩解渴心神悅。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想念家鄉,常要大唐使者帶去茶葉,並和松贊幹布舉杯共飲。
《唐國史補》中載:“常魯公使西蕃,烹茶帳中,贊普問曰:‘此爲何物?’魯公曰‘滌煩解渴,所謂茶也’。贊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邕湖者。”北港毛尖,滋味醇厚,品後神清氣爽,愁煩頓失。有朱熹《茶宴、論茗》一詩爲感:茗飲淪甘寒,抖擻神氣增。頓生塵慮空,豁然悅心目。
第 十 道:醉茶——夜歸踏碎滿街月。“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品茶之韻不在茶,在乎清雅之境。有道是:“有韻則雅,韻致清遠。”茶致數巡,身舒神悅,樂哉!悠哉!似醉非醉。至此,大有宋代詩人黃庭堅《一斛珠》一詞共感:香芽嫩茶清心骨,醉中襟量與天闊。夜闌似覺歸仙阙。走馬章台,踏碎滿街月。
北港毛尖茶藝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