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紅茶|滇紅茶
雲南紅茶簡稱滇紅,屬紅茶類。由漢族茶農創制于民國年間。産于雲南省南部與西南部的臨滄、保山、鳳慶、西雙版納、德宏等地。
以大葉種紅碎茶拼配形成,定型産品有葉茶、碎茶、片茶、末茶4類11個花色。其外形各有特定規格,身骨重實,色澤調勻,沖泡後湯色紅鮮明亮,金圈突出,香氣鮮爽,滋味濃強,富有刺激性,葉底紅勻鮮亮,加牛奶仍有較強茶味,呈棕色、粉紅或姜黃鮮亮,以濃、強、鮮爲其特色。制作采用優良的雲南大葉種茶樹鮮葉,先經萎凋、揉撚或揉切、發酵、烘烤等工序制成成品茶。
曆史發展
1937年秋,馮紹裘和鄭鶴春兩位到雲南實地觀察並調查茶葉産銷情況,覺得鳳慶縣的鳳山有著很適合茶葉的生長自然條件,于是開始試制紅茶;通過努力,試制成功。茶葉條索肥實,湯色紅濃明亮,葉底紅豔發光,香味濃郁,爲國內其他省小葉茶種所未見。
在試制紅茶的期間,由于沒有現在這樣通暢的公路,機器設備必須在大理拆卸成零,用馬幫馱運到鳳慶,來回需費時半月。馬幫在金舵從大理至鳳慶之間的路程中有一條五尺寬的石板山路必須在江邊放下馱子,商人們乘竹筏而過,馬自己凫水到對岸。爲了試制成功,馮紹裘等人土法上馬,用木質揉桶,腳踏烘幹機,竹編烘籠等等,保證了試制工作的順利展開。
1939年,第一批滇紅500擔終于試制成功了,先用竹編茶籠裝運到香港,再改用木箱鋁罐包裝投入市場。滇紅茶創制出來了,馮老先生終從衆人之意,定名“滇紅”;“滇紅”名茶就這樣誕生了。此後,滇紅茶産業年年向前發展,成爲祖國茶葉生産上一朵璀璨的名茶之花;滇紅特級工夫茶,中國著名紅茶;其在前蘇聯、東歐各國和倫敦市場上享有崇高聲譽,是中國出口紅茶中售價高創彙多的佼佼者。
加工工序
制作
滇紅制作系采用優良的雲南大葉種茶樹鮮葉,先經萎凋、揉撚或揉切、發酵、烘烤等工序制成成品茶;再加工制成滇紅功夫茶,又經揉切制成滇紅碎茶。上述各道工序,長期以來,均以手工操作。此工藝從1939年在鳳慶與勐海縣試制成功。
滇紅工夫茶采摘1芽2、3葉的芽葉作爲原料,經萎凋、揉撚、發酵、幹燥而制成;滇紅碎茶是經萎凋、揉切、發酵、幹燥而制成。
主要特征
滇紅工夫因采制时期不 同,其品质具有季节性变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條索肥碩,身骨重實,淨度好,葉底嫩勻。夏茶正值雨季,芽叶生长快,节间长, 虽芽毫显露,但净度较低,叶底稍显硬、杂。秋茶正處幹涼季節,茶樹生長代謝作用轉弱,成茶身骨輕,淨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
滇紅工夫茸毫显露为其品质特点之一。其毫色可分淡黄、菊黄、金黄等类。凤庆、云县、昌宁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菊黃,勐海、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