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馬古道:普洱茶的历史“官道”|普洱茶文化
普洱茶作爲中國茶葉的一朵奇葩,已有近兩千年的曆史,早在唐代,“普洱茶”就遠銷內地和西藏。宋代形成“以茶易馬”的茶馬市場。明代已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的盛況。源于唐宋、盛于明清,從普洱起步廷伸至東南亞、南亞的茶馬古道,見證了普洱茶久盛不衰、延綿不斷的輝煌曆史,架起了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交流的橋梁。
據光緒《普洱府志》載,普洱茶早在唐代就已行銷西蕃。1983年思茅地區文物普查時發現了建于嘉慶17年至道光3年的古茶馬驿道。明末清初,爲了方便向京城進貢“普洱茶”,便由普洱到省城昆明修了一條“官道”,鋪設了一些不甚規則的方形、長形石條,這條道成了商旅行人騾馬運輸茶鹽來往的交通要道。在今普洱縣境內,仍保留有三處較完整的“茶馬古道”遺址:
一是位于同心鄉那柯裏村的茶馬古道。
二是位于鳳陽鄉民主村的“茶庵塘古道遺址”,長約2公裏左右的山石古道,在一片半原始森林中盤山徑仄而上。那山石上深印的馬啼印,向人們訴說著昔日“以茶易馬”的艰险;沿古道而上,人们可以去体味,去追寻“径仄愁回马,峰危畏如去”的意境。
三是位于磨黑鎮孔雀坪的“孔雀坪地古道遺址”,長約10余公裏,那昔日林立的“馬店”,山石古道上清晰可見的馬蹄印。“山間鈴響馬幫來”,茶馬古道那石板上滑潤的苔藓,那長年累月被馬踐踏出的累累坑凹,仿佛在向人們講述著昨天的曆史。茶風猶存,古道飄香,令人憶“百乘馬幫競爭行”之盛況。
悠久的曆史、深厚的積澱,成就了源遠流長的普洱茶文化,同時普洱茶文化伴隨著雲南普洱茶的誕生與發展。以茶待客、以茶會友、以茶祭祀、以茶聯姻、以茶作禮、以茶爲藝,成爲普洱社會文化進步、民族團結的象征。
茶馬古道
普洱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