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苗根結線蟲病
茶苗根結線蟲病全國各産省、自治區均有分布,是茶苗上一種威脅性病害。病苗根吸收破壞,影響養分和水分的吸收,地上部分發黃。嚴重時全株枯萎死亡。除茶樹外,還爲害花生、煙草、豆類、瓜類、甜菜、咖啡、可可等幾百種植物。
1、症狀 茶苗根結線蟲病是由線蟲引起的一種病害,發生在1~2年生實生苗或扡插苗的根部,罹病茶苗主根或側根上産生瘤狀物,即蟲瘿,小的似菜籽,大的如黃豆,表面粗糙,黃褐色,有時幾個瘤狀物融合在一起。病根畸形,常無須根。扡插苗的病根常密集成團,組織疏松易折。地上部分表現爲植株矮小,葉片發黃,嚴重時,大量落葉,全株枯死。用細針挑開病根上瘤狀物的表皮,在顯微鏡下可見雌成蟲,洋梨狀,黃色。將洗淨的病根小段放入盛水的培養皿中,1~2天後在皿中出現白色短線狀物,在顯微鏡下可見到雄成蟲和幼蟲,均爲細長形,無色透明 。
2、发病规律 以雌成虫和卵在病根的瘤状物中,或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竖年春天,气温上升到10℃以上时,开始活动,在卵壳内孵化出1龄幼虫。经过一次蜕皮,2龄幼虫从卵壳中爬出,借助流水、耕作等传播至幼嫩根尖,进行新的侵染,并分泌刺激物是茶苗根部細胞膨大,形成瘤狀物。此時2齡幼蟲蛻皮成3齡幼蟲,在蛻皮,極爲成蟲。雌成蟲固定在蟲瘿中爲害根部,雄成蟲進入土中。線蟲通過苗木進行距離傳播。在適宜條件下,既土溫25~30℃,土壤濕度40%~70%,完成1代虛時25~30天,線蟲在沙性土壤中比在黏土中發生重,熟地栽種茶樹發病較生地爲重。一般3年以上時苗表現抗病。
3、防治方法
(1)選地 選擇生荒地種植茶樹,避免在前作爲感病植物的熟地上種植茶樹。種植前,先試種高度感病的綠肥作物如大野綠豆,儀測定土壤中有無線蟲存在,葉枯作爲誘集植物。還可在種植前或在苗圃行間,種植能分泌抑制線蟲生長物質的植物,如萬壽菊、危地馬來草或豬屎豆,以減少土壤中線蟲數。
(2)選用無病苗木 嚴格種苗檢查,發現病苗,立即予以銷毀,以防病害隨苗木調運而蔓延。
(3)土壤處理 種植茶苗前,在盛夏欺深耕土壤,將土壤中線蟲耕翻至土表,使其在45℃以上烈日下曝曬,隔10天後再耕翻1次,以殺滅土壤中的線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