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産地在哪裏
碧螺春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同時也是曆史名茶。古人有云:“碧螺飞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闲 ”,喝一杯碧螺春,仿如品赏传说中的江南美女。碧螺春茶也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但茶友都喜歡了解茶文化知識,碧螺春産地 在哪裏呢?
碧螺春屬于綠茶類。碧螺春産地 在哪裏呢?碧螺春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産于洞庭東、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湯清、味醇。
碧螺春茶原産于蘇州東、西山,關于碧螺春卻有著許多美麗而動人的傳說。一種傳說講:碧螺春興于唐代、盛于宋朝,明清之際遍及江南。因色如碧、形似螺,又值春天之際,故而得名。據說,此茶爲王母娘娘派仙鶴傳的種,山人朱元正獨得其妙,植于山崖下。初稱其爲“嚇煞人香”,後清康熙南巡到東山,才改名碧螺春。
另一类说法也就是目前比较认可的一种,传说认为碧螺春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当初茶農采茶,因“筐不勝貯,置于懷中,茶得熱氣,忽發異香”,茶農于是驚呼“嚇煞人格香”,“嚇煞人香”于是便成爲碧螺春的俗名。後適逢康熙皇帝南巡,江蘇巡撫宋荦用此茶進獻,甚得嘉許,但聖上以爲名稱不雅,遂欽賜“碧螺春”之名。于是,今天就有了人人傳頌的碧螺春美稱。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曆史。民間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嚇煞人香”。相傳有一尼姑上山遊春,順手摘了幾片茶葉,泡茶後奇香撲鼻,脫口而道“香得嚇煞人”,由此當地人便將此茶叫“嚇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視察並品嘗了這種湯色碧綠、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贊賞,但覺得“嚇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題名“碧螺春”。
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間作區。茶樹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錯種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綠色的屏風,一片片濃蔭如傘的果樹,蔽覆霜雪,掩映秋陽。茶樹、果樹枝桠相連,根脈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著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質。
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說:“茶園不宜雜以惡木,唯桂、梅、辛夷、玉蘭、玫瑰、蒼松、翠竹之類與之間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陽。” 茶樹、果樹相間種植,令碧螺春茶獨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質優異。其成品茶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 碧螺春茶條索緊結,卷曲如螺,白毫畢露,銀綠隱翠,葉芽幼嫩,沖泡後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飛,茶水銀澄碧綠,清香襲人,口味涼甜,鮮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爲貢品。
碧螺春産地 在哪裏?通過本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此都應該有所了解了吧!
碧螺春産地 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