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木关正山小種紅茶初制加工技术|正山小種制作
定义桐木关正山小種红茶,并对桐木关高山小叶品种的正山小種红茶初制加工工序提出要求,规范了鲜叶处理、萎凋、揉捻、渥红和干燥(做形)的各个环节操作技术,达到稳定桐木关正山小種红茶産品特征,提高産品品質的目的。
桐木关正山小種红茶是指采摘桐木关本地原生小叶品种的一芽一叶初展鲜叶,采用小种正山小種红茶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毛峰形正山小種红茶,其外形條索緊秀,略顯毫毛,重實;色澤爲金、黃、黑相間,色潤;湯色爲金黃色,清澈有金圈;香氣爲果糖香型,清爽幽雅;滋味鮮活甘爽,高山韻顯;葉底芽尖鮮活,葉色呈古銅色。
适制桐木关正山小種红茶的主要品種爲本地的原生小葉品種,如朵貝、竹葉青、白沙等。桐木關本地的原生小葉品種,多年一直制作綠茶,其品质优良享誉国内,近2a来适应市场试制正山小種红茶,品質也非常優良。
但桐木關屬于傳統的綠茶产区,简单套用传统正山小種红茶产区的加工技术措施得到的产品并不理想。为规范高桐木关正山小種红茶加工技术措施,突出本地正山小種红茶品質特征,穩定産品質量,在市茶葉協會的組織下,經過桐木關職院茶葉教研室對桐木關多家茶场的正山小種红茶生产调研,提出桐木关正山小種红茶加工技術。
桐木关正山小種红茶加工技術流程爲:鮮葉→萎凋→揉撚→渥紅→幹燥(做形)。
1 鲜叶
1.1 鲜叶标准
原料要求有較高的嫩度,采摘標准爲1芽1葉初展,鮮葉長度2.5~5cm,注意剔除老葉,病蟲葉和單片葉。
1.2 技术要求
鮮葉采摘選擇陰天或者晴天下午,葉子表面無露水和雨水爲好。鮮葉采摘後用透氣籃子等裝運,嚴禁用不透氣的容器、袋子裝運。裝運回廠過程要快,葉子注意不得緊壓、防止損害其新鮮度與完整性。對茶青要由專人嚴格驗收,保持原料的適制性。收進廠的鮮葉,要放置在專用攤青間,及時散熱。
2 萎凋
萎凋是形成桐木关正山小種红茶品質的關鍵基礎工序。茶青在萎凋中水分不断的散失,引起叶细胞中水分减少,带来叶质变软,叶片的可塑性增强,为揉捻做形打下基础。同时,鲜叶中的大分子物质水解,形成氨基酸、糖类物质增加,各种芳香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形成正山小種红茶産品特有的品質[1]。
2.1 萎凋方法
桐木关正山小種红茶的萎凋方法主要用室內萎凋槽加溫萎凋。由于桐木關地處高海拔低緯度地區,自然氣候涼爽,日光不足,加之一般茶廠處于高山上,氣溫不高,所以安全穩定的萎凋方法爲使用加溫萎凋。在萎凋室裏使用熱風裝置加溫進行萎凋,一般使用專用萎凋槽;也可以使用專門的空調萎凋室進行萎凋處理。
2.2 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