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七子餅內飛與質量鑒別
传统普洱茶,是以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爲原料,經加工整理而成的各種雲南茶葉的統稱,俗稱“生普洱”。“生普洱”用曬青毛茶直接蒸壓,茶性劇烈,香高醇厚,回甘有活力,喉韻悠長,適宜于收藏。現代普洱茶則是將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經過發酵處理精制而成的茶葉,俗稱“熟普洱”。
“熟普洱”属后发酵茶,經過渥堆發酵後,使茶性劇烈改變,茶湯溫和平順,香濃醇甜,溫和柔美,適宜于品飲。普洱茶外形上分爲散茶和緊壓茶,散茶外形條索肥碩壯實,色澤褐紅,或帶灰白色;緊壓茶據說是爲了方便運輸及良好儲存而發明的,通常有圓形七子餅 茶、沱茶、磚茶和各種工藝茶。
七子餅 的內飛比較具有鑒別意義。爲什麽?因爲內飛是埋在茶餅裏面的,一直跟著茶餅走,除非有人故意把內飛挖出來,貼到另外一個茶餅上面,或有人根據這樣一個內飛重新印刷再重新做餅,這樣才有可能出現名不副實的情況。
就内飞来说,台湾茶人發明了很多術語,比如:尖出美術飛,西雙版納飛,粗體美術飛,還有平出美術字飛,平出美術字朱砂紅,平出美術字顔料紅,還有薄紙的、厚紙的等等,術語非常多。
概括地说,有一种内飞底下两行字中“西双版纳自治州”的那个“州”字,三点是同方向的,另一种第一点与其他两点方向不一样。我们将三点同方向的叫做细字尖出美术飞,一点不同方向的叫做西双版纳飞。
西双版纳飞出自73青饼,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他的出现在它前面,有可能是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粗体字美术飞七子餅 ,特征很明顯,即底下那兩行字的字體是粗體字,“出”字還是尖出,但“出”字上面的那個“山”字和下面那個“山”字並沒有很好對正,有一點歪向一邊。
另外,“西双版纳自治州”的“州”字的竖和横是交错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好的茶一定有它相對應的價格,如果我們以很便宜的價格買到細字尖出美術飛,那買到假貨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州”字是粗體字,“出”字的上下兩個“山”不太對稱,我們稱做粗體美術飛。
从现在可考的一些茶樣來看,這種粗體美術字大概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末期。接下來出現的就是所謂的“平出”,“出品”的“出”字上下兩個“山”是對稱的,長得一個樣子,叫平出內飛。從現在我看到的資料來看,是從20世紀80年代延續到90年代中期。
从90年代中期包装纸上的字体变成方体明体字开始,里面的内飞就乱了,特别是90年代末,包装纸五颜六色,里面的内飞五颜六色,简体繁体都有,各种字体都有,到这时,内飞就不太具有识别意义了。以上这些虽然类似烦琐考据,在当时也不是有意这么做的,但由于与当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