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毛尖的傳說|茶葉傳說
信陽毛尖 産于河南省信陽西南的車雲山、連雲山、集雲山、天雲山、雲霧山,白龍潭、黑龍潭,何家寨。即通稱的“五雲兩潭一寨”。這一帶山高嶺峭雲霧迷漫,恰好適合茶樹生長。
相傳在很古老的年月,信陽這個地方的一個村子,發生了一次很厲害的瘟疫,全村人十有四五都染上了這種瘟疫,隔三差五地死人,人們都十分恐慌。有的背井離鄉逃生去了,而有些老弱病殘卻只有等死。村子裏有這麽一家三口人,除夫妻倆外,只有一個獨生閨女。
闺女18岁了,出落得很大方。她想,父亲染上了瘟疫,什么农活都干不了,不能这样等死呀!于是她就到鸡公山的灵华寺去求签。寺内长老看着她求的签说:“这是个上上签,你只要朝西走上7天7夜,恰好翻过77座大山,就能满足你的心愿。”这个闺女毫不犹豫地拔起腿就朝着西方走去。
當她翻過了77座大山後,算計了一下,正好是經過了7天7夜的時光。累得她真是筋疲力盡了,坐在一塊大石頭邊上就睡著了,而且睡得很香甜,還做了一個離奇的夢。她夢見一位鶴發童顔、美髯垂胸的老者,給她一棵樹,並告訴她:這是一棵茶樹,回去後將它栽在山坡上,7天後准能發芽長出嫩葉,采摘這些嫩葉,再用山泉水烹煎,給大家飲用,染上瘟疫者立時就會痊愈。
閨女醒來後真的發現身邊有棵小樹,心想:剛才是神仙托夢給我,靈華寺長老說的“滿足心願”可能指的就是這回事。她就決定趕緊回家,按著神仙的指點去做。
在归途中,她似乎觉得脚下生风,走得非常快,好像眨眼间就回到了家里。见了父母,她将自己的经历和做的梦陈述了一遍,父亲就拖着病体跟她到了山南坡栽种上这棵救命树,闺女天天给树浇水,小树的叶子渐渐变得油绿油绿的。到了第7天,果然长出了嫩叶。闺女将嫩叶采摘了一小把,又担了一担山泉水,回到家就烹煎了一锅“茶樹葉湯”。
閨女將茶樹葉湯分發給村裏所有的染上瘟疫的人,沒過一個時辰,病人們都痊愈了。當地人就將這棵茶樹尊爲神樹。到秋後將茶樹種子采摘下來,第二年又種在山坡上。幾年間就成了一片茶樹林。
村民們爲了防止瘟疫再次發生,就每天用泉水烹煎茶樹葉,久而久之,養成了飲茶的習慣。後來茶樹種植範圍逐漸擴大,人們就請來外地茶鄉的師傅幫助炒制茶葉,結果炒制出來的茶葉細秀勻直,色澤翠綠,白毫鮮明,就被稱作信陽毛尖 ,遠銷各地。
唐代茶聖陸羽在他的《茶經》中將信陽列爲全國八大産茶區之一;宋代大文學家蘇轼品嘗了信陽毛尖 之後,稱贊說:“淮南茶,信阳第一。”
信陽毛尖 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