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宮茶制作工藝|黃茶加工
海馬宮茶出産在貴州省大方縣老鷹岩腳下的海馬官鄉,是貴州省的地方名茶。大方縣地處貴州西部。
海馬宮乡茶園三面臨山,一面臨河谷,茶園海拔1500米左右,年均氣溫13℃左右,年有效積溫1670℃,無霜期260天,年降水量1000~1200毫米,平均空氣相對濕度80%以上。山高霧濃,溪流縱橫,氣候溫和多濕,宜茶生長。加之地勢三面環山,形成一天赛S琳希钃趿瞬糠趾淇諝獾那忠u;土壤成土母質砂頁岩,風化後土質肥沃疏松,pH值4.6~4.9,鉀、磷含量豐富,鉀含量高達127毫克/千克,茶樹生長茂密,茶葉品質優異。
1.品质特征 海馬宮茶外形條索緊結卷曲,茸毛顯露,色澤黃潤。內質香氣高純,滋味醇和;湯色綠黃明亮;葉底嫩黃,勻整明亮。
2.采制方法
(1)采摘标准
与要求海马官茶采摘標准:一級采1芽1葉初展,二級采1芽2葉,三級采1芽3葉。宜在清明至谷雨期間采摘。采摘的芽葉經適當攤放後付制,當日采茶,當日加工。
(2)加工技术
①杀青 在口径35~50厘米的平底杀青锅中进行。锅温140℃左右,每锅投叶量0.7千克。抖、闷结合,待鲜叶发出清香、叶色变暗时出锅,需时5~6分钟。
②初揉 出锅的杀青叶簸去焦末单片,即趁热揉捻至成条。
③闷黃 将初揉叶捏成小团,堆放在竹盘之中压紧,上盖白布闷24小时,待茶色發黃形成一種特殊的香味時,即行複炒複揉。
④复炒 复揉降低锅温,将闷黃的茶坯放在鍋中翻炒並結合緊條,待茶條七八成幹時,出鍋攤晾。
⑤烘干 用焙笼烘干,温度50℃左右,烘约10小时,烘至足干即下烘包装入库。
海馬宮茶制作工藝
黃茶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