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佛手茶審評技術|永春佛手茶品鑒
審評方法
使用茶具:白色陶瓷有蓋的杯(審評杯)90ml、審評碗110ml、評茶盤20×24×5cm、葉底盤、湯匙等。
洗滌加溫茶具:用溫開水沖洗要沖泡和飲用的茶具。
取茶樣看外形(茶時‘的外形與色澤):扡取具代表性永春佛手茶樣5—6克于沖泡杯(審評杯)中;察看茶葉的外形是否緊結,色澤是否砂綠油潤。外形幹看以條索、色澤爲主,整碎、淨度爲輔。
沖泡與審評內質(香氣、湯色、滋味、葉底):
以100℃開水沖泡。
先刮沫:以杯蓋刮除浮在杯上的茶沫,沖洗幹淨,再蓋上杯蓋。
審評內質
第一泡:沖泡後l一1.5分鍾後聞杯蓋香,看品種香氣是否純正,何種香型,永春佛手品種特征(香椽香等)是否明顯;約2分鍾時,倒出茶湯于審評碗中,看其湯水是否金黃清澈;湯水是否純正醇厚回甘,香氣是否與杯蓋一致,是否有永春佛手的品種特征。
第二泡:以第一泡同樣的方法沖泡。2分鍾時聞其杯盞香,與前次比較,看香氣是否一致,判斷香氣的強弱程度。3分鍾時倒出湯水,看其湯水色澤及湯水的香氣、醇厚、回甘程度。
第三泡:與前兩次沖泡方法基本一致。3分鍾時,聞其杯蓋香,與前兩次香氣比較,判斷其香氣的強弱純正程度。4分鍾後,倒出湯水,看其色澤,品其湯水的,與前兩次比較香氣、醇厚回甘情況,以判斷耐泡程度。
有需要進一步審評可以同樣方法繼續沖泡、審評其香氣滋味。審評滋味後,先嗅葉底余香,再將茶葉倒入裝滿清水的白色搪瓷盤中評葉底。
審評特點
嗅香气:冲泡后,用拇指、食指、中指将杯盖竖起移至鼻端,深吸嗅香。香气以其品种的花果香、清香、浓强持久且耐泡为佳;品种香弱的为次;香气粗短、浓香持久且耐泡为佳; 品种香弱的欠佳;如带有烟、焦、霉、水闷气、日晒气、油气等为劣品。嗅香气应热嗅、温嗅、冷嗅相结合。第一泡判别茶葉中的異氣味和香型,第二泡判別香氣的濃淡、強弱,第三泡判別香氣的持久性。
看湯色:嗅香氣之後,立即將茶湯傾倒入審評碗中,然後趁熱辨別茶湯的顔色、深淺、明暗、渾濁等。永春佛手茶湯色一般要求橙黃或淺金黃,以明亮清澈爲上品,暗淡混濁爲次品。一般米說,容茶湯也以金黃色爲佳,夏茶以橙黃色爲好,秋茶以淺橙黃色爲好。永春佛手茶湯色以淺金黃色爲佳。
嘗滋味:看湯色的同時或之後嘗滋味。嘗滋味要趁熱(45.50℃)時最爲准確。用茶匙舀取適量茶湯吮入口中,用舌頭在口腔內循環打轉,邊打轉邊吸氣,使舌部味蕾充分感受,作出相心的綜合反應。舌頭各部位對味覺分工不同,舌尖辨甜味,舌兩側辨鹹酸。舌心辨鮮澀,舌根辨苦味,咽喉與鼻腔相通,亦可辨香氣。茶湯在口中打轉不宜過久,以免舌頭失敏感性。
審評滋味是品嘗茶湯滋味的濃淡、醇厚、鮮澀、甘甜、鮮爽、青臭味、刺激性,辨別茶湯中香味有否異味及茶葉火候等。茶湯入口,有一股芬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