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楞形壺”上附平頂圓蓋,短頸,如圓柱狀;壺蓋、壺鈕也呈圓的造型。這些圓有時各自爲陣,有時相互交錯,有時相互重疊。每個圓的內部、圓與圓之間自然運轉、相互聯系,彼此之間和諧相融,極其符合中國古代美學強調的技圓、“圓照”之美。
1、陈鸣远制 紫砂壺 直径:14cm
此器爲瓜棱形,柄爲竹節形。通體呈粟皮色,制作精細,砂柱勻凈。底部刻有『從來佳茗似佳人,坡公句。鳴遠』。並有刻款『陳鳴遠』三字篆書。原配木座,正面刻有『陳鶴峰手制沙壺。鄂銘所得藏之文彜軒。丙辰年二月松窗題』。底款爲『野鶴藏器』。底部小毛。原裝盒。
2、陈鸣远 弯楞形壶 高:6.8厘米 长:15.2厘米 此壶现藏上海博物馆
此壺爲紫褐色泥,長圓彎楞形壺身,呈六半瓜狀。把手上部稍有翹出,下部折收,圓流略彎,壺底有三圓餅形足,一足在流下,二足在把手兩側,上附平頂蓋,壺表泥質光滑細膩,壺內壁稍毛糙。壺口、壺蓋子口密縫,形制極爲規整,是一件制作水平極高的壺藝作品。壺底有『鳴遠』行書刻款,『陳鳴遠』篆書陽文方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