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籌,籌出漳平水仙茶高端範
5萬元一份的茶葉衆籌,今年剛上市至今已賣出100多份,總收入五六百萬元;從茶場直接銷往消費者手裏的水仙茶每公斤最低價格1000元,是周邊茶农批发价格的3倍,而最高价格已创出每公斤近万元的天价…… “我们的茶園全采用生態種植,沒任何農藥化肥,茶葉通過有機認證。而通過衆籌方式,使水仙茶一下子成爲高端私人定制茶,這對今後整個漳平水仙茶産業的發展很有意義。”新年伊始,提起這個當地首個茶葉衆籌項目,大用山原生態茶产业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负责人、北大毕业生秦火保说。 他已在漳平市南洋镇梧溪村大用山的高山茶園裏默默耕耘了6年多。2008年,看好高端生態農業發展前景的5位北大校友在梧溪等3個村流轉大量荒地建設大用山生態茶園。目前,整個基地已投入6000多萬元,在總面積5000多畝的原生態山林裏開墾了1000畝茶園,並建成高標准有機水仙茶加工廠、生物技術中心、茶文化交流中心、有機茶技術研究中心、茶叶冷藏库等配套设施。 而在种植技术上,茶園采用複合微生物有機茶葉種植技術種植,套種1萬多棵名貴的印度檀香、海南黃花梨等名貴樹木,並在茶田坡壁上種植馬纓丹,既增加經濟效益又起到防蟲抗蟲、修複水土的作用。去年,茶園通過“國家有機産品基地”認證。他們還牽頭組建大用水仙茶合作社,吸引當地130多戶茶农加入。 “这几年,不少知名茶葉企業産品抽檢農殘超標,而我們的茶葉農殘多次檢測都是零。”秦火保說,今年茶園第一次采茶制茶,因爲對産品有底氣,他們就推出茶葉衆籌的營銷方法。5萬元一份,每份根據客戶對茶葉檔次要求的不同,最高提供不高于250公斤的有機水仙茶,每份還贈送茶园里种植的印度檀香一株。没想到这种众筹非常火爆,在北京、厦门、福州等大城市很快就卖出100多份。 “相比其他茶葉,漳平水仙茶平均價格偏低,以往基本沒有每公斤上千元的,在種植面積上也很難有大的突破,像大用山這種在確保茶葉品質的基礎上,通過衆籌走高端定制茶的模式值得借鑒。”漳平市副市長蘇炎洪說,爲進一步打造漳平水仙茶品牌,該市除積極鼓勵、扶持像大用這樣的茶葉龍頭之外,還引進浙茶集團。希望通過這些大企業的運作,使水仙茶的品位、名氣進一步提高,帶動茶農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