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茶園良种化 发展云南名优茶
雲南是茶葉的故鄉,有著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種質資源和有利于茶樹生長的得天獨厚的地域資源。雲南人民應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優勢,大力推廣良種,加速茶園良種化,爲發展該省名優茶,提高商品茶的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种质资源 雲南是茶樹的原産地,有著豐富的種質資源。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茶組植物有37個種、3個變種,而雲南就分布有31個種、2個變種,占世界已有茶组植物种数的82.5%,且有24个种和1个变种是云南独有的。1在该省 广袤的高原、谷地、丘陵上生长着单株或成片的不同类型的古老大茶樹,如野生型的巴達大茶树, 栽培型的 南糯山大茶樹,過渡型的幫崴大茶樹以及集中連片的景邁古茶園等。雲南省茶叶研究所还建立了占地30亩的国家级种质资源圃,现已入圃保存的材料有680多份。这些都为良种的选育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材料。 二、地域资源 云南省地处北纬21°8′32″~29°15′8″,东经97°31′39″~106°11′47″,属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山地区域。西北有横断山和云岭,东北有乌蒙山和大凉山,整个地势北和东北高,东南和西南低,形成了天然的北有高山阻挡南下寒流袭击,南有开阔的箕形地势。充分承受着南面印度洋的湿热季风,自然造成境内高温、湿润、静风的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15~18C,年积温4000~8000C,年日照时数1501~2433小时,年降雨量1000~1500mm,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土壤分为红壤、黄壤、砖红壤,pH值为4~6,最适宜云南大叶种茶樹的生長。自古高山出好茶,就是因爲高山氣候溫和而穩定,日照短而多霧,土壤有機質豐富而排水好,使得茶葉嫩度好、茸毛多、芽葉積累的內含物豐富之故。雲南的亞熱帶山區,森林覆蓋面大,土壤肥沃,涵養水分豐富,冬春溫暖濕潤,特別是早春氣溫回升快,使得茶樹發芽早,2月底3月初便開采早春茶,有的地方甚至更早,象巴達茶場今年2月初就開始采制春茶。因此,春茶上市早、效益高。 三、名优茶与良种 名优茶的基本屬性是“優質”,它要求成品茶外形美觀,香高持久,滋味醇爽,回味好,有的甚至要求有獨特的風味。這些品質上的要求,就使得原料首先必須優質,其次才是加工技術 的精湛。鮮葉品質不好,再有多高的加工技術 ,也難制出質量上乘的産品來。因此,鮮葉的品質是制名優茶的關鍵。良種則具有産量高、品質好、抗逆性強等特點,有的還具有獨特的品質特征。特別是無性系良種,在遺傳學上可視爲一個“純子”,即植株個體之間無差異。它具有發芽整齊、嫩度一致、芽葉大小均勻、色澤一致等整齊化的生物學特性,既便于采摘,又便于機制,機械制作也易達到規範化和標准化。用無性系良種所加工的名優茶,造型整齊美觀,茸毫顯露,色澤潤,葉底嫩勻鮮亮,外觀和內質俱佳,體現了無性系良種的品質優勢,賣價也高,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如廣東省用群體品種制成的烏龍茶售價每千克40元,而用無性系嶺頭單叢制成的烏龍茶每千克售價可達100~200元。用無性系英紅9號制金毫茶、銀毫茶,畝産純收入可達4000元以上。